進口食品行業(yè)熱點
【熱點聚焦】進口肉類食品應具備核酸合格證明方可入廠
【要聞回顧】近期,德國、英國等歐美國家肉類加工企業(yè)相繼出現了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,屠宰、分割、存儲、包裝等工作場所多為人員密集的低溫封閉環(huán)境,存在較大的病毒傳播風險。為科學指導肉類加工企業(yè)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,有針對性地提高肉類加工企業(yè)的防控意識和防控能力,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(fā)了《肉類加工企業(yè)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南》,《指南》明確,要做好禽畜肉類的源頭管控,除了索票索證和進貨查驗記錄外,進口畜禽肉類食品應當具備《核酸檢測合格證明》方可入廠生產。
(信息來源:http://www.nhc.gov.cn/zyjks/s7788/202007/da460be1ba37458eabc7d8eba5bb57e2.shtml)
【熱點聚焦】進口冷鏈食品企業(yè),上海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最新防疫工作提示來了
【要聞回顧】7月22日,遼寧大連市新增1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,系某進口水產品加工企業(yè)員工。如何加強冷鏈食品貯存、運輸、加工分裝等環(huán)節(jié)的疫情防控,成為大眾普遍關注的問題。上海市市場監(jiān)管局高度重視,第一時間制發(fā)《關于做好進口冷鏈食品疫情防控工作的提示》,進一步督促經營冷鏈食品貯存、運輸、加工分裝等環(huán)節(jié)的相關企業(yè)履行主體責任,時刻緊繃疫情防控這根弦,落實“人物并防”“外防輸入、內防反彈”工作要求,防范冷凍冷藏食品和冷鏈生產物流等環(huán)節(jié)新冠病毒污染風險,確保進口冷鏈食品安全,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。
(信息來源:上海市場監(jiān)管微信號)
【CTI小貼士】冷凍水產品和冷藏肉類食品是新冠病毒感染源嗎?
基于國際組織相關權威機構的觀點和現有的證據,冷凍水產品和冷藏肉類食品作為傳染源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。世界衛(wèi)生組織、歐洲食品安全局、德國風險評估研究所、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國際權威組織和機構,都有明確的觀點,觀點也比較一致,新冠病毒主要是經呼吸道、飛沫以及人與人的密切接觸傳播,經消化道感染的可能性非常小。到目前,沒有新冠病毒經食物傳播的證據,這些觀點在世界衛(wèi)生組織網站上和這些機構的網站上都能公開查閱到。
雖暫無科學依據表明新冠病毒依靠食品傳播,建議繼續(xù)加強宣傳,做好個人防護,在市場、冷庫等顯眼的位置張貼和滾動播放宣傳資料,工作人員佩戴口罩和加強手衛(wèi)生,做到勤洗手、常通風,保持安全的社交距離,少食或不食生食,處理冷凍肉品時戴手套等。要保持環(huán)境清潔,完善消毒措施,做好源頭管控、農貿市場、超市等公共場所做好日常清潔和預防性消毒等應對措施,定期開展抽樣監(jiān)測。要建立制度,開展常態(tài)監(jiān)測,每日對員工健康狀況進行登記,并在市場入口外,增加體溫測量設備,體溫檢測正常方可進入。
夏季食品安全熱點
【熱點聚焦】廣東省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、廣東省教育廳:關于加強夏季學校食源性疾病防控工作的通知(粵市監(jiān)〔2020〕48號)
【要聞回顧】通知要求各地各校要從近期學生腹瀉事件中汲取教訓,把食品安全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,加強學校食堂和供餐單位食品安全管理,真正落實學校食品安全主體責任,提高學校食品安全保障水平;學會舉一反三,強化對問題的整改和復核;嚴防嚴守校園食品安全底線,防范發(fā)生食源性疾病聚集性事故;通過多種渠道、采取多種形式,強化對食品安全法律法規(guī)和相關知識的宣傳培訓,提高食品安全責任意識努力使校園食品安全保障水平顯著提升。
(信息來源:http://amr.gd.gov.cn/gkmlpt/content/3/3048/post_3048227.html#2953)
【熱點聚焦】安徽省市場監(jiān)管局大力推進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向縱深發(fā)展
【要聞回顧】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監(jiān)管,堅決守住食品安全底線,安徽省市場監(jiān)管局部署從6月初至9月底,在全省開展為期四個月的夏季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,集中治理食品安全突出問題和重點隱患,凈化食品生產經營環(huán)境,切實保障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、生命安全。
(信息來源: http://amr.ah.gov.cn/xwdt/sjyw/142594021.html )
【CTI小貼士】天熱了,謹防食物中毒!
1、選購食材應選擇管理規(guī)范、貯存條件良好的正規(guī)商場、超市和農貿市場,應注意對食品感官性狀的檢查,防止購買腐敗變質的食品。購買食品時,要注意其新鮮程度,是否在保質期內,包裝是否完整無損、有無鼓包現象,特別是需要冷藏冷凍的食品,購買時應注意是否符合相應的貯存條件。
2、凡需要冷藏或冷凍的食品購買后應避免在室溫下久放,盡快放入冰箱保存。冰箱內存放食品不宜過滿,要定期除霜。蔬菜、水果類食品宜冷藏保鮮,與生肉、生魚等要分開保存,避免交叉污染。即開即食食品開啟后應及時食用,剩菜、剩飯再次食用前應確認無腐敗變質,經徹底加熱后食用。
3、冷凍食品不要在室溫下解凍,應放在冰箱冷藏室或用微波爐解凍。食材要洗凈,刀具、案板和餐具做到生熟分開,加工過程中及時洗手,避免生熟交叉污染。菜肴做到燒熟煮透,涼菜吃多少拌多少,加工完后盡快食用,盡量避免食用生食類食品,以防發(fā)生食源性疾病。
4、網上訂餐時,選擇網上公示有效證照、餐飲食品安全量化等級高、距離近的餐飲服務單位訂餐,盡量不網購涼菜、生食品種、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食品,收到食品后及時食用,勿長時間存放。
食糖行業(yè)熱點
【熱點聚焦】新疆這6批不合格食品被通報,涉及微生物污染、質量指標等問題
【要聞回顧】7月24日,新疆維吾爾自治區(qū)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發(fā)布2020年第21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,組織抽檢乳制品、飲料、糖果制品、酒類、蛋制品、食糖、食品添加劑、食鹽和食用油、油脂及其制品等9類食品238批次樣品。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,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232批次,不合格樣品6批次。不合格食品涉及微生物污染、質量指標和重金屬等元素污染物等指標問題,其中包含4批次食糖檢出質量指標問題。
(信息來源: http://news.foodmate.net/2020/07/567354.html )
【熱點聚焦】你買過嗎?湖北這6批次食品不合格,涉及糕點和食糖
【要聞回顧】7月17日,湖北省市場監(jiān)督管理局發(fā)布最新一期食品安全抽檢信息,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、食用油、油脂及其制品、肉制品、乳制品、餅干、糖果制品、酒類、蔬菜制品、可可及焙烤咖啡產品、食糖、水產制品、糕點、食用農產品、食品添加劑、其他食品共15類食品382批次。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376批次,不合格樣品6批次。
(信息來源:http://news.foodmate.net/2020/07/566443.html )
【知識點】
色值是白砂糖、綿白糖、冰糖等質量等級劃分的主要依據之一,它主要影響糖品的外觀,是雜質多寡的一種反映,也是生產工藝水平的一種體現。總糖分值是指產品中蔗糖分和還原糖分的總值,總糖分越高表明產品等級越高。還原糖分反映了食糖中還原糖的含量,還原糖含量會影響食糖的口感、外觀等。還原糖分不足與食糖清凈、結晶過程控制不良有關。食糖質量指標不合格的原因,可能是生產企業(yè)關鍵工藝控制不當,食糖清凈、結晶過程控制不良導致。
【CTI小貼士】你會挑選食糖嗎?
1、色澤鑒別。良質白糖色澤潔白明亮,有光澤;次質白糖白中略帶淺黃色;劣質白糖發(fā)黃、光度暗、無光澤。
2、組織狀態(tài)鑒別。良質白糖:白砂糖顆粒大如砂粒,晶粒均勻整齊,晶面明顯,無碎末,糖質堅硬;綿白糖顆粒細小而均勻,質地綿軟、潮潤;冰糖塊形完整,個粒均勻,結晶組織嚴密,透明或半透明,無破碎;方糖呈正六面體狀,表面平整,無裂紋,鐵邊,斷角,無突出砂粒,無霉斑。
3、氣味鑒別。良質白糖具有白糖的正常氣味;次質白糖有輕微的糖蜜味;劣質白糖有酸味、酒味或其他外來氣味。4、滋味鑒別。良質白糖具有純正的甜味;次質白糖滋味基本正常;劣質白糖滋味不純正或有外來異味。